查看原文
其他

John List: 逆袭的诺奖热门经济学家

2015-11-22 刘潇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已于9月公布,经济学家John List榜上有名。他坚持己见,拓宽了田野实验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实验 (比如去估测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是否与经济学理论中相一致) 去获取对该对象的新理解。借此成就,他成为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这位险些连一个offer都没拿到的经济学人,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让我们共睹其逆境之旅。


每个行业都需要屌丝逆袭的故事,经济学也不例外。而JohnList无疑是近期最好的励志偶像。在2013年与Uri Gneezy合写的The Why Axis Hidden Motives and the Undiscovered Economics of Everyday Life”一书中,他颇为自嘲式地回忆了当年从三流大学毕业,在全美经济学会上面试的情景,相比起拿面试拿到手软的MIT,哈佛等常青藤高校的求职者他颇为辛酸地就拿到了一家学校的面试还是个非研究型的教学学校但就是这一个面试, 他成功把它拿到了手变成了自己的职位并在此之后的十年间,一路飞奔,从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开始,到亚利桑那大学、马里兰大学,最后落脚芝加哥大学并担任系主任一职。连Gary Becker也为其背书,认定他是近期诺奖的强劲选手。



要理解这样一个小人物是如何迅速华丽转身变成一个大人物的,那么就需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一生。其实List68年生人,所以人家也才用去小半辈子孜孜不倦推动的他的田野实验 (filed experiment)。长期以来,实验经济学都是用的本科生做实验对象,做的都是实验室实验。虽然VernonSmith 2002年拿了诺奖,实验方法从此被扶了正,不再偏门。但却总禁不住其他经济学家们的终极批判。有关终极批判这事儿吧,说白了是个信仰问题,不介意的那是一点不介意,觉得实验室里面学生的决策怎么就没代表性了,我们要验证理论就应该在最干净,最可控的环境下做。但介意的话那也能给你一直抛过来这个问题,死咬着你的结果没有任何应用性。来个段子吧,这学期正访问着美国南方某校,寄住在某位做发展经济学的同事家中。在去之前,其他做实验的同事就开始给我做各种准备旁敲侧击,各种暗示该同事对实验有很多的偏见。结果在见到该同事的第一天,我笑了笑,说“Well, I do a lot of field experiments”,立马跟猜对了开门密码一样,瞬间向我展开了友善的大门。所以这也大概是为什么最近几年田野实验在顶级杂志发表论文大有赶超实验室实验之势,我甚至有朋友会一脸痛苦地说,“顶级杂志的主编现在只盯着你的论文看有没有随机对照试验’!!!”




List的经历,大概是可以狠狠嘲笑一把精英教育的。就好像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教授,典型的“三无”科学家,却成为中国科学界诺奖第一人。但无可否认,他的成功存在某种意义上的不可复制性。他在很多人还不知田野实验为何物的时候,就开始在美国南方的小学校进行实业家一样的田野实验运动。从当年小杂货店式的经营方式,到如今学术界的沃尔玛式批量生产,他孜孜不倦地推动了田野实验在经济学中的发展。他的研究,尤其是早期研究,很多是用实验的方法,给经济学理论上的基本概念提供现实数据,举个例子,现实世界里价格弹性到底多大?这本来是个书本上的概念,但到了List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问题。然后他的研究又回答了很多现实中的问题,比方说如何做募款? 他勤勉且大量地与业界合作,不仅回答了象牙塔里的书呆子们关心的问题,同时也能对公司运营和政府部门给出管理和政策上的建议。这是很多经济学家很难做到的一件事,因为做这样一件事情,很多时候考验的不仅是智力,不仅是经济学直觉和口味,还有的是作为一个实业家的冒险精神和沟通能力。所以说,他的故事虽然颇为振奋人心,但List只有一个,现实中的屌丝们,还是该干嘛干嘛吧。


另外,小八卦一下,江湖谣传List之所以选择去芝加哥,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提供给小孩的福利特别好。List不仅论文高产,小孩也有5个。所以说牛人也不过是要过生活的普通人。那么对于前段时间诺奖得主席勒教授买了最便宜的机票,结果被联航赶下飞机,也就看一看,看一看。别老那么大惊小怪!


作者自我介绍:不爱八卦的经济学家不是好的作家。


喝茶聊天心有灵犀,钻研切磋触类旁通

论文技巧,基金攻略,大家访谈,高黑科技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